追忆白。
标题:
As tears go by——【评《旺角卡门》】
[打印本页]
作者:
言梦阁丶夏栩
时间:
2010-4-6 11:09
标题:
As tears go by——【评《旺角卡门》】
从一个姐姐的文里看到这个题目,是滚石乐队的一首抒情老歌。而后才知道,《旺角卡门》的英文名字,也是这个。王家卫的才情,从他的处女作里就已经体现了出来。
彼时的刘德华英俊而帅气,张曼玉略带婴儿肥的身材,不施粉黛已然十分美丽,带着青春独有的朝气。那时候的他们,年轻,热情。但是王家卫给了他们每个人一个宿命,在这命途之上辗转流离依然挣脱不掉。他们生动讲了一个关于挣扎与妥协的故事。
黑社会的电影,我并不喜欢看,那是属于男人的世界,男人的战争,就算有女子的加入,也多是配角。虽也向往过古惑女,但到底是年少轻狂。那个黑暗的圈子,无数人走进去,便再也走不出来,这一点,我们非常清楚。
而王家卫的浪漫,或许就从那颗掉进酒瓶的药片开始。苦涩的药在酒里慢慢溶解,宛若一种催化的情,不知不觉间,侵入心底,刻上烙印,便此生不渝。
——我自己最清楚自己,我什么承诺也给不了你。
刘德华很聪明,什么都没说,什么都不给,让女人自己选择。因为他知道,诺言二字,都是有口无心,不如不说。他以为,时间可以改变一切,这个在兄弟情和爱情之间徘徊的男子,自以为鱼与熊掌可以兼得,然而现实却毫不留情地不给他留下丝毫余地。
——如果有一天你想要找那个杯子,你可以打电话给我。
张曼玉在信里这么说。无疑,这个片子里如果没有她,那完完全全就是一部讲黑社会的,而我也不会去看。就是因为多了她,女子往往代表着柔情,是男人胸腔深处那颗跳动的柔软。印象最深的是她和刘德华在电话亭里那很长一段时间的拥吻镜头,带着发泄与索取,热烈而持久。王家卫把小混混也拍的如此煽情。
这个时候,我与男友有了争吵,影片暂停,我出去接电话。回来之后,屏幕上依然是他们定格的接吻,被时间拉得愈加持久。低哑的哭声传来,我不知为什么。
我不是专业的评论家,很多事情的各种角度我都无从去说,无从去体会,然而,之前我便提到过王家卫的浪漫情怀,张曼玉隐藏的玻璃杯,公交车上瞬间掠过的忧愁,还有刘德华千里迢迢去找张曼玉,告诉她这句话。
——你藏的那个杯子,我找到了。
我记得音音说,她不喜欢王家卫的电影,觉得太过颓废。但是我却想说,现实。王家卫让我想到岩井俊二,同样后者也会让我联想到前者。他们所表现的影片风格俱是一种残酷的现实。视觉冲击以及特殊的拍摄手法,光影飘渺像一个虚幻的符号。
让我感触很深的还有那场大雨之中,刘德华和旧情人的相遇,昔日的女友已变作他人妻,他却只是一声短短的“哦”,内心思绪纷繁,在雨中跑向街对面,像寻求一个心灵的出口。这一段,竟让我想起了张爱玲广为人知的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最后的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哦,你也在这里吗?’”
无话可以多说,主角并不是这个女子。
写到这里,我不知自己是否已经违背了片子所讲述的含义,我的笔墨,着重点都在刘德华和张曼玉身上,对于另一个主角张学友,还是第一次提到。我不过是个小女子,看不到江湖大义,看不懂兄弟情义,我所能描述的,也只是一些隐藏的浪漫情怀,关于男女之间的希望与妥协,怀念与爱恋。
影片到最后,刘德华为了兄弟情,从张曼玉身边离开,那一场暴力争斗,好似完美的尾声。之前所有的一切都变作悠长的铺垫,只为了叙述这一次的壮烈。刘德华中枪,他的眼睛睁得很大,脑海中最后回放的,是和张曼玉在电话亭里的那次拥吻,心脏跳动的声音在耳边无限扩大,生命的最后时刻,我无法明了他此刻的想法,但是不甘,不愿,不舍,而后的而后,变为妥协。
和朋友聊起这个片子,他说,真是个耐人寻味的结局。的确,这是我也不曾料到的。我记得在豆瓣上看评论的时候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最后他的眼睛突然睁得很大,印满了天的蓝色。”
正印证了那句话——宿命不可违。
欢迎光临 追忆白。 (http://ourwhite.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