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4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沉默的羔羊》:中国人的麻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9 21:32: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P>
<P>&nbsp;</P>
<P>&nbsp;</P>
<P>中央6套播放《沉默的羔羊》,又坐在电视机前补上好莱坞的一课。</P>
<P>&nbsp;<WBR><WBR><WBR> 拜看过,又找来资料来看,努力提高自己的认同感。</P>
<P>&nbsp;</P>
<P>&nbsp;<WBR>&nbsp;<WBR>&nbsp;<WBR> 我不想说自己有多高的修养,我想说的是,完全是自己的无智无识,无力欣赏这样的获得多项奥斯卡的影片。</P>
<P>&nbsp;<WBR>&nbsp;<WBR>&nbsp;<WBR> 只是觉得那时候朱迪_福斯特真是一个年轻的小妞啊,后来她在画报上给人突出的刚正不阿的男性的脸形,在这个电影上还是不明显,毕竟是1991年拍摄的电影嘛,她可能还未到30岁。</P>
<P>&nbsp;</P>
<P>&nbsp;<WBR>&nbsp;<WBR>&nbsp;<WBR> 觉得她的最可爱的表情就是开口讲话时露出的微笑,以前看的静止的图片都是她一本正经的模样,所以,对她的那种四方脸的生硬的脸形很有抵触,看了电影后,才觉得她还是挺生动的。</P>
<P>&nbsp;</P>
<P>&nbsp;<WBR>&nbsp;<WBR>&nbsp;<WBR> 自己努力使自己相信这个电影好,但最终是徒劳的,觉得不过如此。</P>
<P>回头想想,竟然没有突出的印象。</P>
<P>朱迪去牢里见汉尼拨的几场针锋相对戏,在所有的评论中,都被认为是精华的部分,</P>
<P>但对咱来说,那种眼睛对眼睛的逼视总因为文化的差异,而无法获得一种身同感受的贴近感。</P>
<P>&nbsp;</P>
<P>多少年来,高鼻凹眼的文质彬彬的躯壳下,包藏着一颗噬血的祸心,对咱这种倍受欺压的发展中国家的观众来说,也并不是一种太遥远的记忆。</P>
<P>&nbsp;</P>
<P>所以,咱的对汉尼拨的警惕性,至少要比朱迪_福斯特演出的那个初出茅庐的小妞强大得多,所以,说咱也会沉迷在吸血鬼的迷人外表下,嘿嘿,咱才不会上那个当呢。</P>
<P>&nbsp;</P>
<P>&nbsp;<WBR>&nbsp;<WBR>&nbsp;<WBR> 看这种电影,总觉得最关键的地方就是连接上藕断丝连的线索,然后,一环套上一环,把故事抽丝剥茧地一页页地进行下去。</P>
<P>&nbsp;</P>
<P>&nbsp;<WBR>&nbsp;<WBR>&nbsp;<WBR> 但这种线索的解释权在编导手里,观众是只要紧跟的义务,没有发言的权利。</P>
<P>&nbsp;</P>
<P>&nbsp;<WBR>&nbsp;<WBR>&nbsp;<WBR> 影片中的重要线索与环节就是那个著名的杀人魔汉尼拨了。</P>
<P>从某种意义说,他是冷兵器杀人时代的最后一个杀人英雄了。</P>
<P>好莱坞电影的杀人英雄早已不是这种还要用牙齿咬人的原始档次了。</P>
<P>新时代的杀人英雄,有最近的《黑客帝国》中的打破现实与虚拟关系的电脑来完成了。</P>
<P>&nbsp;</P>
<P>&nbsp;<WBR>&nbsp;<WBR>&nbsp;<WBR> 但汉尼拨无疑是那个时代的电脑,他的脑海里珍藏着丰富的杀人信息、对杀人动机的深刻理解、以及天下杀人犯的完美档案。</P>
<P>&nbsp;</P>
<P>&nbsp;<WBR>&nbsp;<WBR>&nbsp;<WBR> 现在汉尼拨们的功能,已经完全由电脑来代替。</P>
<P>在好莱坞的电影中,当查找罪犯的蛛丝马迹的时候,只要坐在电脑前,敲击键盘,</P>
<P>就可以找来满意的线索了。</P>
<P>&nbsp;</P>
<P>&nbsp;<WBR>&nbsp;<WBR>&nbsp;<WBR> 但《沉默的羔羊》的时代,还没有大张旗鼓地把电脑奉为时代骄子,</P>
<P>所以,这个电影中必须抽出很大的篇幅,描写汉尼拨的丰功伟绩,只要他开口说话,那条线索才能续集下去。好莱坞没有电脑的累啊。</P>
<P>&nbsp;</P>
<P>所以,《沉默的羔羊》虽然描写的是如何抓到连环杀手,但却王顾左右而言它地把汉尼拨放在了前台的位置,好像线索的链条,如果没有他一关,就无法流畅下去。</P>
<P>&nbsp;</P>
<P>累啊,如果那时候就有电脑该多好,省掉汉尼拨这个先知般的智能犯罪软件的象征,可以省出多少精力来表现真正的主题啊。</P>
<P>&nbsp;</P>
<P>当然,如果实在喜欢汉尼拨这个吸血鬼的绅士代表,也可以另外拍一个电影,总之,《沉默的羔羊》一边表现一个杀人者比尔的变态形为,另一方面却必须描写一个无主题无关的仅仅提供前者的动向的汉尼拨博士、且呈现出喧宾夺主的迹象,实在不能说是电影的高明。</P>
<P>&nbsp;</P>
<P>&nbsp;<WBR>&nbsp;<WBR>&nbsp;<WBR> 不管怎么说,八年牢狱之灾,没有扼杀住汉尼拨胸怀全球、运筹帷幄的战略眼光,家徒四壁的牢房,也丝毫不减他关注天下动向的睿智思想,</P>
<P>所以可以掌握丰富的犯罪信息的警察们,必须到阴暗、窄小、近乎与世隔绝的牢房里请教已经享受八年之痒却惊人的与时俱进的汉尼拨博士,</P>
<P>这里有几点感受:一是美国没有死刑法,从而保护住多少犯罪极品啊。</P>
<P>如果汉尼拨在咱中国的环境下,一不小心啃了一个护士的喉管,早就成了枪下鬼了,那么,他积累的丰富的犯罪资源也就付诸东流了,充分感受到美国人对人力资源的珍爱与保护有方。</P>
<P>二是这世界上最伟大的警察就是罪犯。</P>
<P>警察遇到难题了,必须去请教具有同样杀人与吃人嗜号的魔鬼,</P>
<P>因为只有魔鬼才能了解魔鬼的内心。</P>
<P>如果按此说来,弗洛伊德教授发明的精神分析法,可以成功地分析出罪犯的动机来,那么,弗洛伊德也应该是一个超级罪犯啊。</P>
<P>&nbsp;</P>
<P>电影中不管有多少理由,把汉尼拨描写成一个诸葛亮般的料事如神的半仙,但由他提供犯罪分子的线索,无论如何总有一点玄之又玄了吧。</P>
<P>也正是从汉尼拨的这个角色上,可以看出东西方文化的不同来。</P>
<P>&nbsp;</P>
<P>&nbsp;<WBR>在影片中,作为关折点的汉尼拨在西方盛行的精神分析理论的指导下,具有了举足轻重、决定着电影走向的重要地位。而正是这个人物,对于西方观众来说,使他们获得了一种如醉如痴的贴近感。而对于东方人来说,精神的分析与解读,也许还是一种奢侈。</P>
<P>&nbsp;<WBR>正像在中央台佳片有约节目中特约而来的俞飞鸿所说的那样,西方人一般都经常看心理医生,而中国人压根儿没有看心理医生的习惯,如果谁说他看心理医生,不让人笑掉大牙才怪呢。</P>
<P>&nbsp;<WBR>咱们的话题岔到这里来了,岔就岔吧。像《沉默的羔羊》这样的影片,如果拿到中国人来说,会不会形成在美国那般的万人众巷的热潮?我看难。影片中的大段大段的心理分析,以及变态杀手的杀人形为源自于恋母情结的解释,对于中国人来说,实在是匪夷所思的天方夜谭。据说中国张艺谋导演的《菊豆》中的杨天青(李保田演的那个)的儿子杀了杨天白,就被某些向来喜欢无中生有、攀附西洋狗屁的教授们牵强附会地联想到“杀父情结”,《红高粱》也被附会出酒神精神,如果把这样的理论的发扬光大的话,我们可爱的教授们,应该从王雪冰、胡长青们热爱的颠鸾倒凤的小姐们身上,解读出“恋父情结”的广泛流行的时尚风潮呢。</P>
<P>&nbsp;<WBR></P>
<P>&nbsp;</P>
<P>&nbsp;</P>
<P>&nbsp;</P>
<P>&nbsp;</P>
<P>&nbsp;</P>
<P>&nbsp;</P>
<P>&nbsp;</P>
<P>-</P>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9 21:32:52 | 只看该作者
<P>-</P>
<P>&nbsp;</P>
<P>写到这里,咱就谈的与电影没有关系了。为什么中国人不看心理医生,是中国人没有心理疾病吗?为什么中国影视中很少有心理分析的作品?而且一旦中国人去分析心理了,就会给人一种上帝发笑的感觉?</P>
<P>&nbsp;<WBR>我想,这必须从中国人的优良品格之一就是“忍耐”中寻找答案了。中国人能忍耐,并不是说中国人没有痛感。斯皮尔伯格的《人工智能》中的机器人,具有了痛感,也具有了感情,所以,成为痛苦的开始。中国古人有云:“人生识字忧患始。”而中国人的忍耐,实在是因为中国人的感情麻木,思想简单的缘故。</P>
<P>&nbsp;<WBR>当然我这么说,国粹的卫道士要表示不乐意了。但是,中国人的麻木应该是不争的事实,鲁迅先生在他的杂文中,始终把中国人的麻木作为他抨击的对象,也是他救赎中国人的重点环节。鲁迅先生甚至在比较中西儿童的表现的时候,也写到了中国儿童的木讷与西洋儿童的活泼。</P>
<P>&nbsp;<WBR>中国人的麻木是何因?关键还是中国人历史的贫穷。因为贫穷,所以,中国人最大的精神渴求就是填补肚子。从某种程度上,精神上属于一种“淫欲”的范围,只有饱暖了,才会给思淫欲以可能。</P>
<P>&nbsp;<WBR>中国人的历史上的对于温饱的渴望,扼制了在这一前提下,发展细腻思想的可能,所以,中国人历来只重视肉体上的病痛,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给予精神上的痛苦以关照。</P>
<P>&nbsp;<WBR>肉体的渴求在某种程度上讲,有一个极限,而精神上的痛苦,则是无止境的。所以,在物质生活充分满足后,精神的病痛就纳入了视野,于是,在《沉默的羔羊》中那些我们中国人看似无病呻吟的精神上的病痛就成为电影津津乐道的主题与中心。</P>
<P>&nbsp;<WBR>而中国人看这种精神上的别扭与怪状,是怎么也不可能获得认同的。</P>
<P>&nbsp;<WBR>随着当今社会中产阶级化的趋势的逐渐显现,对精神的重视也许被提上议事日程了。在电影《昨天》中所表现的一种吸毒的演员的痛苦,多少反应了吃喝不愁之后迅速跟进上来的精神上的病症,尽管这个电影拍出来的感觉,仍给人一种难以容忍的矫情与虚伪。在一个刚刚告别了饥饿威胁的社会,在那里高谈阔论那种精神上的痛苦,总有一种为赋新诗强说愁的小家子气。</P>
<P>&nbsp;</P>
<P>&nbsp;<WBR>饱暖后的民众,才会有精神上满足的欲望。比如,饥寒交迫的情况下,中国人是从不考虑自己的祖先是如何发迹的,反而必须隐姓埋名;而等到发迹之后,就开始为自己的根寻找大人物的支撑了。所以,美国黑人要掀起寻根热,现在社会上热衷修家谱也几成热潮,最后日本披露出的一位老兄,通过伪造假古董,把日本历史提前几万年,但谎言终究被揭露,日本的受这位老兄误导的教科书也被迫作出修改。可见,越是发家的后代,越是想为自己拉扯上老祖宗的光。这也是证明了,物质丰裕后对虚荣心的渴求。</P>
<P>另外,还必须说明一点的是,中国人麻木的心态,很大程度上也有着古代汉语言本身内在的缺陷。</P>
<P>&nbsp;</P>
<P>&nbsp;<WBR>中国古汉语完全是一种士大夫掌握的特长,对于平民百姓来说,要掌握古代汉语,简直比登天还难。这深层次的原因,当然有着儒家思想“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影响,但汉语本色的与生活的脱节,也使它更加脱离最广泛使用语言的平民大众的重要原因。</P>
<P>&nbsp;</P>
<P>&nbsp;<WBR>在这里,我不想卖弄前几年文化界人手一册、即使没有读懂也要故作风雅的卡西尔的《人论》中的观点。我只是大概说一下,卡西尔老兄对符号论的一个简单的基本原理,就是他认为人的思维方式与语言这种符号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人的思维是通过语言来完成的。</P>
<P>&nbsp;</P>
<P>&nbsp;<WBR>由于古代中国大量文盲的存在(至少达到处99.99%),因此,古代中国的思维方式无法借助于语言这种思索的工具,来进行情感的表达。中国古汉语的逻辑的粗疏、语言词汇量的缺乏,都影响到中国古代的人思维特点。因此,我们在卡西尔这套符号论的指导下,可以看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被古汉语的自身的局限束缚着,从而呈现出感情上的相当程度的粗疏。</P>
<P>&nbsp;<WBR>中国直到上世纪一十年代,才出现了第一篇《狂人日记》这样的现代汉语小说,才真正告别了粗疏的、稚拙的感情描写,才开始有可能细腻地表现丰富的人的内心世界。而在这之前,西方语境下的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这些文学泰斗,都写出了至今尚鞭辟入里的深刻的人性杰作。而古朴的汉语,却没有为我们留下思想的闪光和人性的光辉。</P>
<P>&nbsp;</P>
<P>&nbsp;<WBR>上世纪中叶,在发生大变动的交错之间,我国的文盲率仍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由于缺乏语言的思维,在表达上必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只能表达大喜大憎的极端的感情,而复杂的内心的层次性的细腻就无法得到揭示。我们现在看巴尔扎克对女人内心世界的描述,仍然觉得有一种不曾褪色的心理学的意义,但我们想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找到相应的对女人的理解的话,简直是比登上火星还难。中国古典文学留下的只是女人“回眸一笑百媚生”、“意密体疏”这种外在化的简单的形体动作,而不敢涉及到人物内心。我们随手摘抄一段巴尔扎克《幻灭》中的描写,就可感到,即使中国的当代文学也没有出其右者,如:“所有的情欲本质上都会自欺欺人。”“吝啬和爱情一样有先见之明,对未来的事故闻得出,猜得到。”“年轻人初次恋爱都莫名其妙的怕羞,不敢炫耀自己崇高的品质,但愿不露出真正的精神面目就得到情人赏识。”“拿破仑的榜样使多少平凡的人狂妄自大,成为十九世纪的致命伤;”“我们必须有了丰富的人生经验,才能理会拉斐尔的名言:所谓了解是彼此的程度相等。”</P>
<P>&nbsp;<WBR>越是语言的单调,越是无奈地选择比喻。所以,一些语言单调的体系,不得不借助于比喻来完善它的判断。如什么“乌云永远挡不住雄鹰的翅膀,”等等这种耳熟能详的俗语,这种妙语并不是显示出语言的发达,反而是一种逻辑上的不完善,必须借助于简单的自然现象来证实本应该可以用内在的逻辑阐述与表达的事实。</P>
<P>&nbsp;</P>
<P>&nbsp;<WBR>因此,我想,语言的掌握,并不是知书识礼的这种单一的教化功能,而是给予一个人以一种思维,一种逻辑的机会。社会文化的普及率的深远意义,不是简单的识多少字可以衡量的,而是一个全民族的思维习惯趋向缜密化、逻辑化。</P>
<P>&nbsp;</P>
<P>&nbsp;<WBR>在这样的情况下,借助于语言可以剖译的心理空间,才可以不断拓展,这时候,我们才可以去接受《沉默的羔羊》这种立足于精神分析的电影。也许我们当前所能做的,就是试着去接受这种精神分析吧。</P>
<P><BR>&nbsp;</P>
<P>&nbsp;</P>
<P>&nbsp;</P>
<P>&nbsp;</P>
<P>-</P>
3
发表于 2008-10-31 05:57:15 | 只看该作者
:$ 剧情不吸引人,倒觉得可以当个美国恐怖版的恶心片来看。
发现自己真的很木,那天在看过《最强兵器女子高中生丽香》(不是A- -)紧节着可以去吃鸡肉炖小蘑菇……鲜鲜的肉- -
4
发表于 2009-1-26 00:57:30 | 只看该作者
当初大晚上和老姐一起看的,害的我一晚上睡不着,吓死了,其实都是心理暗示!
从那以后再也不看那类的片子了!
5
发表于 2009-1-30 16:23:03 | 只看该作者
我超喜欢汉尼拔....
他的系列一定要看...
6
发表于 2009-2-2 13:54:11 | 只看该作者
建议先看前几年拍的那个少年汉尼拔 对他的前身有一个了解 然后看羔羊的小说版 通过人物的心理独白对汉尼拔有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再看这部电影时 相信你就能感受到它的魅力所在了
7
发表于 2010-5-9 22:01:01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太難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追忆白。

GMT+8, 2024-12-23 05:51 , Processed in 0.89713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